服务与支持

肉鸡业健康发展之环境控制

发布时间:2018-11-27

这里所说的环境控制包括:厂址选择、鸡场布局、温度控制、通风管理。主要如下:

1 场址选择

  鸡场的场址一旦确定下来,就决定着这个鸡场未来的生产难度系数,进而影响鸡场未来的效益。因此,新建鸡场一定要高度重视选址的安全性问题,切忌随意。选择场址,要考虑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物质流动能量转换规律,以最低的能耗换回最大的产出,并且符合防病规则,避免交叉感染,远离居民区、屠宰场,特别是鸡产品加工厂,交通、水电便利,地势背风向阳,通风良好,利于排污和污水净化。

  2 鸡场布局

  办公区、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,缓冲隔离带100米,必须有围墙、最好在围墙外设防疫沟,各区排列顺序按主导风向、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、办公区、辅助生产区(饲料间)、生产区、诊疗区(兽医室、隔离舍、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室等)和粪污处理区。生产区内备有防疫隔离间,鸡舍栋与栋间距8~10米,辅助生产区应设在鸡场上风口。主干道要硬化,场内道路布局合理,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,防止交叉感染,同时做好场区绿化工作。粪污处理区(化粪池)必须建在下风口,及时处理、除臭,防止蚊蝇滋生。

  3 温度控制

  合适的环境温度是保证肉鸡腱康生长的第一要素,尤其是雏鸡阶段,低于正常生长昕需的温度,不仅影响生长发育,更会诱发很多疾病,造或死亡。

  肉鸡温度控制总的原则是:前期高于后期,弱雏高于常雏,晚上高于白天,有病期间和免疫前后高于平常。

  一般进雏前1~2天,将鸡舍内部温度升高到33℃~35℃,雏鸡进舍后,每2~3天降低1℃,降到21℃时维持。育雏期的首要任务是保持鸡舍温良合适、稳定,学会看鸡施温。如雏鸡聚集成堆,靠近热源,发出叽叽叫声,说明温度偏低,需加温;如雏鸡远离热源,饮水量增加,张口、伸翅呼吸,说明温度偏高,应降温;分布均匀,叫声欢快,饮食正常,说明温度适宜。有时候,鸡舍内部温度偏高需要降温时,要缓慢进行,防止降温过快引起应激。对4周龄以下的鸡,免疫时或发病期间要适当升高舍温2℃~3℃。育吧期温度控制在18℃~25℃(最好21℃),并尽量保持温度相对稳定。

  有条件的鸡场,可在鸡舍内部架设红外线灯,创设不同的温度区,以利于弱雏、病雏、健雏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温度生活区。一般设置数量按照1OOO只雏鸡5~6盏,架设的高良一般为45~60匣米,灯下鸡背处得温度可比周围高2℃~3℃。

  4 通风管理

  现代化肉鸡养殖的密度高,代谢量大,鸡舍内通风不良,氨气、硫化氢、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很容易超标,腹水综合症、大肠杆菌病等就容易暴发。为此,必须解决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。

当饲养人员进入鸡舍感到轻度不适,刺眼呛鼻时,就应及时通风;地面平养的肉鸡要及时更换或加厚垫料,及时清粪;不能只强调通风而使鸡舍温度突然大幅下降,使鸡受寒感冒诱发疾病,也不能因保温忽略通风,降低鸡舍内空气质量,引起疾病。通常可在通风前提高鸡舍温度1~2℃,当通风使鸡舍温度下降到适宜的温度时,停止通风;通风的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前后,通风时间不要太长,可适当增加通风次数。